
郭硯夫,國家一級演員,1972年考入滄州梆子劇團學員班工武生。師承榮廣成、陳少樓、賈硯農。先后學演了《花蝴蝶》中蔣云志、《三岔口》中任堂會、《白水灘》中穆玉璣、《四杰村》中于謙等角色。1984年滄州地區專業團體匯報演出中榮獲優秀表演獎;同年下半年在滄州地區優秀劇目匯報演出中榮獲優秀表演獎;1985年調任滄州市河北梆子劇團工作;1986年在滄州地區尖子演員選拔賽中榮獲二等獎。1994年調北京華云藝術團工作,得到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李寶林老師親授。1995年拜京劇名家楊少春為師。先后學演了《戰馬超》中馬超;《獅子樓》中武松;《小商河》中楊再興;《天霸拜山》中黃天霸;《挑滑車》中高寵;《鬧天宮》、《借扇》、《斗羅漢》中孫悟空等角色。2002年調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工作。參加了劇團第一個出國重點劇目《忒拜城》演出,在劇中飾演波呂涅。此劇2002年參加了希臘德爾斐國際藝術節佩特雷藝術節;2003年參加了中日韓藝術節;2005年3月此劇參加了哥倫比亞國際藝術節,并在國際頻道滾動播出,均受到熱烈歡迎。
《鬧天宮》一劇2004年在政協禮堂京津冀河北梆子藝術家名段演出中作為壓軸戲演出,受到了觀眾熱烈歡迎,并受到了賈慶林等中央領導同志接見,同時在中央電視臺進行了錄播,當月受河南電視臺梨園春節目邀請進行了直播演出。2005年6月此劇去韓國參加了國際藝術節,被推薦到開幕式演出,被當地觀眾評為最受喜愛的節目。當地媒體采訪后,讓我們對著鏡頭對韓國的觀眾喊CHINA北京時,我們覺得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無比自豪和欣慰。
2008年奧運會時北京的外國友人不斷增加,《鬧天宮》劇組三進人民大會堂,為外國友人和中央領導人演出,受到了中央領導和外國朋友的高度贊揚和好評。2001年《鬧天宮》作為壓軸戲去哥倫比亞演出,創造了當地演出票房的最高紀錄。組委會主席說,通過戲劇是中國亞洲和美洲更加團結在一起。我想這就是藝術的價值。同樣這些年《鬧天宮》一劇在農村“邊遠少”“三加一”“進校園”等進行了無數次演出,有時夏天頭頂烈日,無有任何遮擋;冬天凍得伸不出手來,無任何取暖設施的廣場演出,同樣受到了老百姓和學生們的歡迎和愛戴。多次被團里評為先進個人和優秀。
這些年為了進一步開拓自己的藝術道路,我向河北梆子小生名家殷新泉老師學演了小生劇目《王寶釧》中薛平貴《穆柯寨》中楊宗寶、《龍鳳呈祥》中周瑜、《春草闖堂》中薛玫廷。其中《王寶釧》一劇在中央戲曲頻道和北京文藝頻道都多次進行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