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14天》,秋天里的一杯回憶茶
致敬疫情下的每一位”逆行者“,
致敬疫情下的”我們“。
堅守何談容易,堅持更需勇氣。
?
北京兒藝的創作者不辱使命,
用智慧、熱情與力量,
在疫情期間,創作了一部抗疫題材原創話劇——《14天》。
9月21日 話劇《14天》
首演成功!
話劇《14天》
2020年 鼠年春節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狂奔的腳步,整個世界就像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停多久,什么時候恢復,誰也不知道,有的只有對未知的焦慮與不安。
一個中產之家追求階層躍升,卻因為強制居家隔離而一片狼藉;快遞小哥和直播女孩夢想扎根北京,在互聯網的夢境里感受善良;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和誤入滯留武漢的二愣小伙子在醫院彼此領略了勇敢與生命的力量。
疫情還沒結束,生命的航船將駛向何方?我們如何發現和治愈內心的病毒?我們如何找到前行路上的光?
這段有些特殊的時間,鑄就了一個民族的難忘記憶,展現了一個國家的完美答卷,更是給了我們每一個人一次尋找答案的機會...
話劇《14天》,以普通 人物為原型,用三條故事線索描述疫情下的“我們”。通過平凡故事的切入,展現疫情下,每個人面對未來千萬個可能的堅守與尋找生命之光的過程。
與其說我們是在抗疫,
不如說我們是在凈化心靈的病毒。
——王炳燃
談及話劇《14天》的創作訴求,該劇總編劇、總導演王炳燃表示,《14天》的創作是用戲劇的手段,以輕松的方式講述疫情下的“我們”。
我們的心路歷程、我們的發現、我們的痛苦、我們的焦灼、我們的探尋及我們的叩問。
相信未來,相信希望。
——沈力行
作為話劇《14天》的編劇、導演,沈力行形容14天就像遙控器上的暫停鍵和一面放大鏡。
它將我們因為在生活中奔跑、前進而被忽視的問題、疑惑、焦慮放大、放慢.......
14天猶如一個觀察期,讓我們的心靈重新得到滌蕩。
這是一部送給2020年的戲,
這也是一部教會我們思考~~
人究竟應該怎么活著的好戲。
——苗九齡
苗九齡,話劇《14天》的編劇。
說到《14天》的創作過程,他說:“突如其來的一場病毒,讓我們的生活頓覺慌亂,通過這一外部病毒,也映射出每個人內心的病毒。
《14天》故事線索的設定,是希望我們盡快思考,人應該怎么活著!”
疫情雖無情,文藝卻有力量。
在災難面前,
身為北京兒藝的文藝工作者們,
同舟共濟,眾志成城。
他們用戲劇傳遞力量,用文藝傳遞真情。
孫博|導演、作詞、作曲、歌者、樂手
《14天》劇組的每一位都很給力!
參與其中倍感光榮!
——孫博
杜漠|作曲、編曲
音樂是傳遞給觀眾情感信息的紐帶,
悄無聲息的增強戲劇的表現,
在聽覺層面上拓寬舞臺的維度。
——杜漠
毛涵|舞臺美術設計
生命值得尊重,生命讓人感動!
——毛涵
張紫微|燈光設計
這是一部有溫度的戲,
從身邊的小人物入手,
卻總能讓人引發切膚的感受。
——張紫微
耆娜|服裝、造型設計
《14天》是一次特別接近生活的創作。
希望演員們的裝扮能夠真正放松下來,
平時而接地氣。
并謹以最誠摯的努力向逆行者們致敬!
——耆娜
在導演王炳燃的朋友圈,
有這樣一句話,非常醒目。
演員們真的史無前例的棒!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致敬,視舞臺為生命的你們!
劉東強|刁成禹 飾
情感在于溝通,
家庭在于尊重和欣賞彼此。
——刁成禹
賈琳娜|龍月 飾
凡是經歷,皆是饋贈。
——龍月
直播女孩兒郭婷婷|蘆宏 飾
劇中的人生道理讓我更加善待生活~
——蘆宏
青年賈琳娜 |陳竹 飾
這是一部我還想演的戲,意猶未盡 。
——陳竹
快遞小哥湯猛 |李佳 飾
真心對待每一場演出。
疫情還沒結束,請大家多多注意。
——李佳
青年劉東強 |陳梓豪 飾
活著我就贏了,
快樂永遠是真理。
——陳梓豪
援鄂醫療隊員大米|金珊 飾
珍惜平凡的生活,珍惜不易的生命。
——金珊
志愿者大連 |朱曉樂 飾
有一種幸福是“我真的喜歡......”
——朱曉樂
援鄂醫療隊員|甘露詩雨 飾
感謝相遇《14》天,
創排《14》天,
首演《14》天。
讓我真切體會到防護服下的不易,
讓我們下一輪演出再見!
——甘露詩雨
劉子睿|曹聞放 飾
劉子睿讓我回到了舞臺,
我帶著劉子睿的簡單和瀟灑繼續生活,
繼續前進。
我們,還會再見。
——曹聞放
周媛|樂手
烏云不可遮月,
疫情不可擋春,
由衷地感謝替我們負重前行的廣大醫務工作者。
——周媛
后疫情時代,
我們期待,
能夠用時間與愛,
治愈從這場災難中走過來的人。
2020年十一黃金周~
帶著愛人、帶著笑容,
走進劇場,
看一部治愈系話劇,
尋找一束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