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藏31周年,先后選派1280名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同當地各族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西藏的發展獻策出力,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做好對口支援各項工作,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一部以北京援藏為題材的話劇《遠方的拉薩河》即將登上舞臺,通過文藝作品展現援藏歲月中的“北京力量”。
近日,由北京演藝集團及旗下北京市曲劇團創排演出的話劇《遠方的拉薩河》在京舉行建組會。2023年底北京演藝集團確定作品題材,2024年編劇與導演先后赴拉薩進行采風,通過采訪援藏干部、參觀援藏30周年成果展、實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援藏建設成果及援藏干部工作、生活情況,并重點采訪了北京往期援藏干部及部分援藏干部家屬,收集創作素材。目前該劇已進入沖刺創排階段,將于4月18日至20日在曹禺劇場首演。
話劇《遠方的拉薩河》講述了一群北京援藏干部在拉薩城陽區的援藏經歷。在工作中,干部們面臨諸多難題,如凈水工程受阻、學校選址爭議、工地施工問題等等。曾超上山考察水源失聯,幸得驢友易筱曉救助;程燕杰雖身患疾病,家中也有困難,但始終堅守崗位;原慧努力救治藏民央金,發現其病情真相;宋亦樂熱心幫助同事,卻在家庭與工作間難以平衡……大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增進了與藏民的情誼。最終,趙旭峰因勞累過度犧牲,眾人悲痛之余,更加堅定地投入援藏工作,在拉薩河畔續寫著援藏故事,展現了援藏干部的奉獻精神和藏漢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作為北京援藏干部代表,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馬新明與主創分享了援藏經歷并表示:“話劇《遠方的拉薩河》有好時機、好題材、好團隊、好機制,希望大家能夠精準把握援藏干部精神內核,深入理解角色,全身心投入創作,最終在舞臺上呈現出具有精神感染力、現實感召力、心靈穿透力的作品。”
在北京演藝集團副總經理董寧看來:“集團近年來始終將北京市中心工作與文藝創作相結合,從頂層設計’文化援建三部曲’,相繼推出援疆、援青原創大戲,展現文化沁潤人心的力量。此次聚焦援藏干部的感人故事,扎根生活,甄選有現實主義題材豐富創作經驗的優秀主創團隊,力爭打造一部觸動人心、代表北京創作水準的原創精品劇目,以攀登雪域高原般的精神永攀文藝高峰。”
該劇編劇唐棟和蒲遜在創作過程中被真實的援藏故事深深感染,通過以小見大的手法,從援藏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瑣事,展現援藏精神以及漢藏民族的深厚情誼。導演傅勇凡則表示:“《遠方的拉薩河》在藝術表現形式上,除角色形象立體豐滿,情節設置跌宕起伏外,還會融入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比如京味方言與藏語的巧妙穿插,既展現北京與西藏兩地的文化差異,又體現漢藏民族之間的緊密聯系。”在互動環節,主創和演員提問援藏經歷細節,深入感受援藏精神,為在舞臺上樹立起一座不朽的“拉薩河”豐碑積累素材。